今天是一個無法預知的時代,即使經濟恢復了,起重行業也無法再回到過去的輝煌,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重構的新形勢下,起重行業將面臨一個全新的‘正?!癄顟B”,其重要的內涵是,以往的常態變化了,甚至消失了,而新的常態形成了并將發生重要作用,我們必須面對新常態、適應新常態、認識新常態、把握新常態。通俗說,天變了,方向變了,以往的那一套方法不好使了,而我們還沒有適應這個變化。
在過去的三十年,起重行業的發展經歷了從原始積累,即靠翻新利舊、制售假劣;到模仿抄襲、無序競爭的發展的過程。在這個基礎上自發形成的起重銷售大軍,也面臨新的挑戰。圈內人都知道,做起重機銷售,是不需要任何銷售技巧和文化水平的,你不需要懂技術,不需要有太多的資本,只要敢想敢做敢干,就能簽訂單,換句話說,只要運氣好,就能拿來合同。于是,在起重行業眾多從業者中,催生了掙到錢的業務經理,而他們的學歷,大多數只有小學、初中文化程度,有的也只會簽署自已的名字。完成原始積累的起重機銷售經理,一部分人開始在家開辦企業,涉及生產領域,轉身成為一個農民企業家。
如今,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戰略轉型步伐的加快,起重行業的發展遇到了一個瓶頸,其實,這是遲早的事情。合作觀念的缺失,創新能力的不足,讓行業的發展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,而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思想觀念滯后,更是給這個原本就有“先天不足”的行業,增添了很多變數。
那些看起來“財大氣粗”,說起來“頭頭是道”,做起來“馬馬虎虎”的企業家們,在面對這場金融危機,變得手足無措,沒有應對之力。能做的就是,減員,放假,捂住錢袋子等待行業的復蘇。
前不久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表示,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時間,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,以結構性改革推進結構性調整,著力推進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,使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。而李克強在致辭中對污染宣戰的強硬姿態令與眾各國政要頗受震動。
從中央近期頻頻釋放的政策信號上分析,不搞強刺激,不放松銀根,而是強力地推進改革,大力地調整結構、加大環境治理,推進節能減排將成為未來一個時間的攻堅任務。相反,對于起重行業來說,房地產、鋼鐵、電力等行業的不景氣和復蘇無力,將會繼續給起重機行業帶來不少的壓力,起重行業的復蘇,任重而道遠。翻開今年中國的富豪榜,我們發現了一個本質變化,作為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的馬云、馬化騰、李彥宏占據了前三名,而代表傳統行業的王健林、宗慶后屈居其后。
科技力量、創新力量的崛起是國家轉型的成功標志,而在這場經濟轉型中,電子商務成了拉動內需、刺激增長、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,這是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必然,也是我國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必然選擇。
起重行業的天變了,可怕的是我們還沒有真正覺醒。
任何時侯,創新,是走出因境的惟一出路,而起重行業的從業者們,正在或將慢慢開始在接受這個改變。
任何時侯,接受或改變,都不算太晚,都還來得及。